自从厦门回来已经一周有余,想想还是写些什么吧。
之前酝酿了很久的这次旅行,虽然早在2月初就订了机票和房间,但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还是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,前一天晚上早早打点好了行装,8点刚过就上了床却还是有些彻夜难昧,第2天一早出门的时候,上海的天气还有些阴冷,飘着小雨,由于堵车加上司机故意带我绕弯,等我到机场的时候同行的丁毛和小光早已到了,时间还早,于是拿了登机卡还可以去麦当劳解决了早饭,后来又遇上所谓的航线流量控制造成的航班延误,等到厦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了,比原定时间晚了半个多小时,不过好心情丝毫没受影响,就如同当时阳光明媚的天气一样,一下机场,心已经飞到不远处的美丽小岛了。
出机场打了辆车直奔鼓浪屿码头,仅花了不到半小时,之前有听说当地司机会宰客,对我们倒也厚道,另外厦门的交通也值得表扬(后来的几次乘坐以及回程也证明了这点..),码头摆渡和上海的差不多,单向收费,进岛不收费出岛收8块,据说多年前还是3块,后来政府想推上岛费,遭到了市民的反对,这才提的价,可还是挡不住各地而来络绎不绝的游客,当然可能当地人自己上岛的次数要少些了。
等登上了岛,第一件事情——买地图。循着手绘地图我们来到了预订的宾馆,一家叫缘中园的家庭式旅馆,坐落于复兴路59号,是一座老别墅改造而成的,环境不错,等办完了入住手续后,我们三人就前往不远处的龙头路-算是岛上的市中心吧,找了家小店,点了鱼丸和沙茶面,还有第一次吃到了最具当地特色的海蛎煎、当地人管这叫蚵仔煎,有点类似我们这里的跑蛋,只不过原料是他们那里特产的牡蛎,味道十分鲜美。
这之后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张三疯奶茶铺,点了杯奶茶小憩,并与比我们先来到岛上的小没一行三人会合,至此我们的鼓浪屿之行算是正式开始了。
就这样六个人在岛上漫无目的的游走,时不时停下来拍拍照 驻足观赏一番,迷了路就翻开地图,亦或是索性不管 瞎走,就这样一个下午不到的时间,楞是让我们将大半个岛兜了个遍,以至于之后的两天小光凡是遇上走不动时总会说:“第一天走的太多,把体力全消耗掉了..”
晚上兜回龙头路,找了家小店,按照8菜2汤150元的标准,算是吃了顿海鲜,说实话便宜是便宜,味道真的不咋地,好在大家走累了也顾不了那么多,很快吃好饭各自回住的地方休整一下,并相约晚上在娜雅碰头。
娜雅位于鹿礁路12号,紧邻国际青年旅社,作为岛上最早的家庭式旅馆,算是很有名了,基本上每个要来鼓浪屿的人都知道有这个地方,附带的咖啡馆也很幽雅静谧,按照小光的话来说:听着里面的音乐,喝喝小酒就让人昏昏欲睡了..以至于我们在的三天,每天晚上都会去那里坐坐,看看满墙一层又一层的留言条,翻看留言本里别人写的有趣的文字和插画,临走的那天我们自己也在编号为15的本子上写了点文字,还有略带猥琐的涂鸦,想来下次再去翻看一定会觉得有趣。另外我还有的任务就是写明信片,以及等待时机拿我的checky相机去拍那些招人喜欢的小东西——三疯、芬达、四疯、小黄.. 总之在那里是绝对不会闲的无聊的。
第2天一早原计划去岛上的最高处-日光岩看日出,起来后才发现外面下起了雨,只得作罢,睡了个回笼觉,到9点,见外面雨差不多停了,于是决定到厦门本岛去走一圈,去吃那里的特色鸭粥和虾面,沿着大同路走,终于看到了这家叫百成大同的鸭粥店,店面不大,可能已经过了当地人吃早饭的时间,也没有客人,显得颇为冷清,三人各点了一份鸭粥+鸭腿+油条,不夸张的说,绝对让人一吃就爱上那种,临走时发现有一个老爷爷也坐在那里,笃悠悠的享用着美食,心里不禁羡慕起来——每天一早起来都能喝上这么一碗好粥,想必人生也不过如此了吧~
接下来继续沿路走,一路上我用X700拍了不少当地的老房子,那种有点象上世纪90年代的港台片里的场景,沿街的商家几乎家家门口都摆着茶盘,饮茶在厦门是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,不管是独自饮茶,还是三五好友一起品茗闲聊,都显得那么惬意自然,多一份平静,少一些浮躁,快生漫活,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这些被大城市快节奏所湮没的人学习得~
厦门的路多为坡,上上下下的走着也挺费劲,就这么一直走着走着到了中山公园,小光又开始喊走不动了,雨也越下越大,三人打了辆车回到码头附近,寻找传说中的虾面,结果看到的是路边的小店,不知道是煮好还是没煮的面就堆在外面,显得不是很卫生,于是大家打消了念头,又坐上回鼓浪屿的摆渡船了。
回酒店稍作休息,这时已经差不多中午了,小没他们也睡醒起来了,于是约好奶茶铺门口碰头,一起去吃林记的鱼丸,位于泉州路54号-一幢老别墅的门口,传说这家才是正宗的 原先巷口那个著名的老奶奶的手工鱼丸,现在手艺传给了女儿,5块钱6个鱼丸,味道的确好过之前吃的那次,旁边还有一个中年男子摆的春卷摊,厦门人管这叫薄饼,2块钱一个,不同我们这里要经过油炸的,只需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即可食用,也别有一番风味,以至于在临走的那天我还又特地回去尝了一遍~
接下来我们朝着下一个目标——花时间咖啡馆进发,沿着泉州路笔直走到尽头小拐,见到安海路36号一幢高大的门楼即是番婆楼,走进去是一处开口院落,沿着一侧有假山的台阶拾步上到二楼即可见到花时间咖啡馆,门口一侧几个老外正坐着悠哉悠哉,另一侧两个小姑娘拿着相机闲聊着什么,房内倒没有客人,料是非节假日的缘故,大家拼了台子,点了咖啡落座,我和小没继续写着明信片,丁毛和小光开始拿起相机拍了起来,还有一个小朋友楞是问老板讨了个空洋酒瓶做起了漂流瓶。吧台内是一个个子不高 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,相比就是大名鼎鼎的老板air了,当时也没问,只是等回来后拜读了他们写的「迷失·鼓浪屿」一书后心里产生了由衷的崇敬,作为一个外乡人,他们对鼓浪屿的风土人情、历史文化、以及建筑风格能有如此深的了解显然是很不容易的,至少是用心在写的,所以当我看到豆瓣网上竟然还有人对他们大肆攻击大放阙词的时候,忍不住留言损了那蛮不讲理的家伙,没想到还遭到了删贴,这一来倒好,我偏生是不服软的人,你删我就再写,并把删的理由一并贴出来,看看到底是谁见不得光。(详情点击:http://www.douban.com/review/1774328/?from=mb-114238171)
坐了没多久,雨渐渐停了,甚至又有了些许阳光,于是我们又决定去海滩边,沿着小道一直走到了最南面的港仔后浴场,那里的海水有点脏,我们也就只能在沙滩上走走,拍拍照片,这时太阳又躲了起来,不时飘起了小雨,时间也差不多了,经过了1天半的折腾,大家也都觉得有点累了,于是各回住处休息。等吃完晚饭又去泡了会娜雅,这一天就又结束了,只能期待明天能有个好天气,能让我们去厦大以及环岛海边尽兴的玩一回~
到厦门的第三天,天气还是一如即往的多变,丁毛暂时脱离我们去机场接新来的朋友,而我们的目标则是厦大和环岛路,在这之前先去了厦禾路上的一家鸭粥店,据说这家才是正宗的,但我和小光一致认为还是之前的那家味道好,这之后我们直接打车来到了厦大——传说中中国最美的大学,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,他的塑像就伫立在他的纪念馆和厦大校史馆前,这里白墙红瓦的建筑,配以高大的椰子树,极具南国特色。沿着校史馆前的道路笔直走出了边门,即是环岛路的一头,眼前就是大海,想来这里的海滩一定是厦大情侣约会最多的地方,难怪就连内地版流星花园都要在这里取景了。
一过校门口的马路就有人搭讪问我们要不要租自行车 我们先是没睬,自顾自沿着海滩走了一段,走到胡里山炮台处终于决定租车骑环岛了,小没一行三人租了辆三人车先我们出发,而我们在等到丁毛和新来的美女面包之后,也一人租了辆单人车上路了,这时的天已经又变的阴沉,风也很大,更要命的是我们还是逆风骑行,再加上厦门特色的高高低低的坡路,我们才骑了没多久就有人喊吃不消了,自然还是小光第一个,等骑到一个叫台湾民俗村的地方,终于美女也体力不支了,只能打电话叫人来取车 而我们自己再打车原路返回,根据车费我们估算了下大概骑了才3公里的路,只占全程的三分之一,费时仅1个小时左右,于是前面更多的景色也就错过了,不免有些遗憾。
回去按原路又走了遍厦大,这时小没他们已经到了终点,正打算去一个叫草根堂的地方吃晚饭,而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去原计划的小眼镜排挡吃海鲜,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没错,这里海鲜的种类繁多,价钱都10-30不等,象拔蚌15块一个,鲍鱼10块1只,我们四个人总共也就花了300不到就吃上了一顿海鲜大餐。还浪费的点了一个蔬菜和飞饼,怕吃不饱,实际这2个菜根本就没怎么动,缺乏经验阿~
晚饭后我和小光还意犹未尽的找了家桌球房玩了两杆,最终意外的败给了他(事实证明场地的因素还是很大地..)。后来回到了岛上,我们自然还是要带新来的美女去娜雅坐了会,并约定第2天一早起来去看日出,如果天气好的话。
第四天,下午我们就要回去了,一早天气不错,我们如约去郑成功像附近看日出,其实更好的地点应该在日光岩,只是这时的我们都已经爬不动那么高的山了,好在天气也是雾蒙蒙的,等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太阳已经挂在了半空中,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在小岛上溜达,边溜达边拍照,由于是周六,明显比平时热闹了起来,平时见不到的那些街头艺人小商小贩们都出动了。海边更是挤满了人,游人一拨接着一拨,这时的鼓浪屿已不复往日的宁静,变的和普通的旅游景点一样喧嚣,所以对于那些想感受鼓浪屿的宁静氛围和情调的人来说,还是尽量选择周一到周五来吧。
走累了,我们来到了一家赵小姐的店的咖啡馆,坐落于龙头路294号,离张三疯奶茶铺不远,对面就是菜场,店内装修的很不错,小资氛围挺浓厚的,烧仙草是她家的特色,另外象babycat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手工素馅饼卖,我和小光各买了2盒带回来,之后又去babycat也买了带给亲戚朋友,两家的味道差不多,包装也不相上下。送礼真是不错,只是馅饼实在重,保质期也不长,没法多带,我已经拎到实在拎不动了。
这之后我们来到丁毛他们住的岛上最好的海上花园酒店,上面有一层的露台正好有一张桌子四个椅子,风景也不错,面前正对大海和日光岩,我们就在那里晒起了太阳,享受在岛上最后的悠闲时光。
坐着坐着肚子饿了,小光和我有了分歧,他要到海边的吃意大利面的地方,而我还惦记着能最后去吃一次林记鱼丸和春卷。最后大家折中一下,先去海边,再去林记,托节假日的福我又吃到了平时不出摊的海蛎饼和炸五香这2个当地特色小吃。终于心满意足的结束了这次愉快的厦门之行,踏上回家的旅程了。
更多照片请点这里